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学习目标
第 1 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1.了解西气东输的线路、气源地和目标市场。
2.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3.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及西气东输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自主学习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1.自然原因
(1)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存在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
(2)自然资源在区域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2.经济原因
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不匹
配。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1)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一直以煤炭为主,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2)矿产资源中具有清洁优势的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很低。 (3)长期以来北煤南运给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1)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2)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 (3)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 响
①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 产业的发展; ②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 响
①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②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及用户管 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 率,促进东、西部的 协调发展
将西部地区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 势合理配置,利于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对环境的影响
①东部地区:天然气部分代替煤炭,有利于改善 大气质量; ②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植被 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合作探究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
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前提下进行的,根本原因是资源生产与消费
的地区差异,而且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
往往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如下表所
示(以西气东输为例):
地区
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配置
西气东输工程
①资源储量丰富;
西部地区天然气储量巨大,而西部
资源 ②资源产量(或潜在产量)巨大;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天然气消
调出 ③区内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 费量小,天然气资源得不到充分开
地区 消费量远小于资源生产量,能够满 发利用,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
足输出
优势,经济、社会发展较慢
资源 调入 地区
①经济发达,资源消费量大;
东部地区天然气储量小,经济发
②区内资源储量小或资源产量难 达,能源消费量大,而其他能源生
以满足消费需求;
产无法满足发展需要,制约东部地
③资源问题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 区经济发展。同时以煤炭为主的能
持续发展
源消费结构造成严重环境问题
二.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其建设意义的分析要分别
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入手。分析如
下:
意义 项目
对调入地区
对调出地区
资源
缓解资源短缺问题
促进资源开发
经济
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 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经济收入
社会
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 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
善
生活水平
生态环境
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 生活水平
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三. 西气东输的影响
项目
地区
中、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资源开 发与经 济建设
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缓解能源紧缺状况,推动经济
使之成为当地一个新的经济 发展
增长点
对
加快综合利用天然气的步伐,
社 产业 并可以有选择地发展以天然 西气东输在很大程度上可促
会 结构 气为原料的化工工业,推动其 进东部的能源生产、轻重工业
经 调整 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 的结构调整
济
展
的
东部地区进行的西气东输工
影
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 程的配套建设(a.管网改造和
基础
响
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 城市天然气主环网等配套系
设施
业机会,强力拉动相关产业, 统;b.重大项目的立项建设)
建设
形成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
将极大地推动东部城镇基础
设施建设
对 有利 促使西部能源结构气化的实 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
生 影响 现,缓解因砍伐森林、破坏植 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效
态
被带来的环境压力
改善大气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环 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
境 不利 工方式多样。途经地区地貌类
的 影响 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
影 较为脆弱,水土保持尤为重要
响
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国四地(四地相互之间大体等距离分布)某种重要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
图”。读图,回答 1~2 题:
1.四地中资源储量最小,而需求量最大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四地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 )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 1.D 2.B
读“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初步走向示意图”,回答 3~4 题:
3.二线管道与一线管道两线分界点地名和二线管道到达的最南部的城市分别是( )
A.中卫、南宁
B.靖边、广州
C.鄯善、南宁
D.兰州、上海
4.该工程建设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意义是 ( )
A.缓解能源紧缺
B.改善水体质量
C.促进减排降污
D.保证能源安全
答案 3.A 4.C
2011 年 4 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油和化工行业管理办公室透露,我国传输天然气的又
一条能源“动脉”——西气东输三线(西段)即将开工建设。按照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建设计划,
这一管线西段(新疆霍尔果斯—宁夏中卫)将于 2012 年投产,东段(宁夏中卫—广东韶关)预计
2014 年投产。届时,三条西气东输管线将与陕京一、二线以及川气东送管道共同组成国内横
贯东西、纵穿南北的综合天然气管网。据此回答 5~7 题:
5.西气东输三线工程输送的天然气将主要从国外输入,下列国家或地区最有可能成为主要气
源地的是( )
A.中亚
B.南亚
C.西亚
D.乌克兰
6.有关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的建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工程建设路线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B.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是建设该工程的主要原因
C.线路途经地区能源十分短缺
D.城市分布是影响该工程管道干线与支线布局的重要因素
7.有关该工程建设积极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调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B.改善沿线地区主要城市的大气环境
C.完全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
D.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答案 5.A 6.D 7.C
二、综合题 8.读“我国西气东输一线主干管道示意图”,回答(1)~(5)题:
(1)天然气按其来源和形成,应属于来自__________的能量。 (2)“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轮南油气田,它位于图中 A 所表示的__________自治 区,东到 B 表示的__________市。 (3)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有何特征?
(4)下列说法属于对西部地区开发主要意义的是(多选) A.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B.促进西部开发与地区经济发展 C.增加就业机会 D.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 E.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5)“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
答案 (1)太阳辐射 (2)新疆维吾尔 上海 (3)我国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生产大于消费;东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消费大 于生产。 (4)ABCE (5)有利于东部地区能源压力的减轻,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有利于环境的改善,相 关产业的拉动,经济优势的进一步发挥等。